近日,国际计量局(BIPM)局长和国际法制计量局(BIML)局长围绕2025年“世界计量日”全球主题发表联合致辞,纪念《米制公约》签署150周年,庆祝国际社会为在国际单位制(SI)的基础上,建立全球统一计量体系所作出的努力。 2025年是《米制公约》签署150周年。国际计量局(BIPM)和国际法制计量组织(OIML)共同确定2025年“世界计量日”全球主题为“Measurements for all times,for all people”,中文翻译为“计量顺时代之需,应民生之盼”。 世界计量日是1875年5月20日签署《米制公约》的周年纪念日。《米制公约》为建立全球协调一致的测量体系奠定了基础,为科学发现与创新、工业制造、国际贸易,乃至生活质量提升和全球环境保护提供支撑。中国积极响应国际计量组织呼吁,自2000年起,国务院计量行政主管部门每年组织开展“世界计量日”活动,借助“世界计量日”向全社会宣传计量工作、科普计量知识。 国际计量局局长马丁·米尔顿博士与 国际法制计量局局长安东尼·唐纳伦先生的联合致辞 计量顺时代之需,应民生之盼 每年的世界计量日(5月20日)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契机,庆祝国际社会为在国际单位制(SI)的基础上,建立全球统一计量体系所做出的努力。 今年尤为特别,因为我们同时迎来了《米制公约》签署暨国际米制公约组织(BIPM)成立150周年。 为纪念这一重要时刻,2025年,全球计量界将齐聚一堂,回顾一个半世纪以来取得的成就,并展望未来国际计量体系面临的机遇和挑战。 演变与创新的传承 测量在人类生活中无处不在、不可或缺,从商品交易到健康监测,再到对周围世界的观察和理解。《米制公约》的缔约国深知这一点,并提出了清晰而宏大的愿景:统一并完善全球各国的计量体系,建立一个能够“计量顺时代之需,应民生之盼”的系统。 从1875年成立以来,BIPM就致力于攻克重大技术挑战,建立稳定、准确并适用于全球的“米”和“千克”标准。 到20世纪,BIPM的技术任务进一步扩展,以解决温度、光学和电学领域的计量标准需求。 21世纪初,一个新的机会出现,可以基于自然界的基本常数实现SI,将计量科学带入量子时代。 随着更多不同类型计量标准的开发,以及科学和工业的发展,对支持这些计量标准应用的、统一的国际建议的需求也随之增加。因此,1955年,国际法制计量组织(OIML)应运而生,旨在推动计量标准与各国法律和监管框架的融合,确保全球测量仪器使用的一致性。 展望未来 随着我们周围世界的不断发展,我们的测量体系也必须与时俱进,确保其保持精准、普遍可用,并能够满足子孙后代的需求。 我们面临的挑战清晰明确:要构建一个既能跟上科学发现步伐,又能公平可靠地服务所有国家的计量框架。这是我们共担的责任和共享的机遇。 我们诚邀您与我们共同庆祝这一历史性的里程碑,不仅是回顾过往的峥嵘岁月,更是投身未来的精彩征程。 Measurements for all times, for all people 150 years of the Metre Convention
纪念《米制公约》签署150周年